当改革步入◆★“深水区”,站在新起点上的广州,向更深处探索:打破◆◆◆◆★“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模式,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为“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广州国企深入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加快打造◆■★◆◆“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以投促创”的产业投资新模式■★◆◆★★,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每一次破冰,都是对未来的勇敢探索,广州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改革的新篇章。
依托强大的交通枢纽◆■■★■,广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流量之城”■★◆◆■。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全市完成客运量超3亿人次★★■■,同比增长10%◆★。特别是国庆假期■■,百度迁徙地图数据显示广州名列国内热门目的地第一位◆■,全市接待市民游客1441万人次。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之年,广州必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继续弘扬“杀出一条血路”的胆识气魄,燃起■◆★“二次创业■■★■◆、勇立潮头”的奋斗激情,努力干出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奋力开创广州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两家自动驾驶公司相继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增芯科技项目从动工到通线年★★◆,广州全社会R&D经费投入连续十年增长◆★◆,突破千亿元;科技企业实力越发雄厚★◆★★◆■,全球独角兽上榜企业24家◆★,居全国第四,全球第九。广州正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的新图景。
时间勾勒新的年轮,刻下时代前行的足印★★◆。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什么■◆,历史又将记住我们什么◆★■?
说起广州★■■◆,我们第一时间总是想到挑大梁的经济大市◆■■◆◆。无论是城市经济规模◆★、现代化程度、世界城市排名,广州都称得上世界一线城市。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之年,广州必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继续弘扬◆■“杀出一条血路”的胆识气魄,燃起“二次创业、勇立潮头”的奋斗激情■★★,努力干出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奋力开创广州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城市能级不仅体现在自身发展水平上,还体现在辐射带动力上。近年来◆★■◆◆■,广州充分发挥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作用,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对口合作工作以及广佛全域同城化◆◆★★★■、广州都市圈建设■★◆,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在全国、全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展现广州担当、作出广州贡献。
杨阿婆的“朋友圈”和肖先生夫妇的“安心■■★”◆■★★◆★,正是广州以至纤至悉的民生关怀,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市民的生动写照◆★◆◆★。
城市的宜居于细微之处见功力。523个城镇老旧小区得到改造,13个成片连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区拔地而起,原拆原建危旧房改造新模式更是为城市更新注入了新的动力◆■■★★,万千广州市民终于圆了安居梦◆■。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在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周年之际◆★■■■★,花都经开区获批升级国家级经开区◆★■◆★◆,这是国家赋予广州的又一重大利好,也必将为广州改革开放实践和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自1984年广州经开区获批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以来◆◆★★,广州相继获批设立9个经开区,其中4个国家级、5个省级,以五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三分之二的进出口总值以及约八成的规上工业产值■★■■■。
从广袤田野到繁华都市★◆◆★◆,从生产车间到研发场所★◆★■◆■,从辽阔南海到浩瀚星空……迈入新一年的羊城■■■★,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
广州正为低空经济的起飞搭建创新的“跑道■◆■”。广州将构建低空飞行起降点“一张网”◆★★★◆■,以广州塔为核心,覆盖广州11个行政区,形成★◆◆◆■★“1+10■■★★”起降点首期划设。(点击阅读全文)
去年◆■,广州密集推出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
过去一年,岭南大地处处涌动着拼经济、抓项目、谋发展的热潮,全市上下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以千万个这样的你我★◆■■★★,成就了一个奋进的广州。
因为AI的介入,原本需要4至6小时的参数提取工作缩短至几分钟;输入关键词◆★■◆■,只需几秒钟就能生成多张设计图★◆★。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绘制出智慧生活的美好图景★★★■■。
感受政策暖风,立于消费潮头。去年,广州抓住★★■★■◆“两重”◆■“两新”机遇,成为★■◆■“以旧换新★◆”领域“饮头啖汤”的城市之一:率先印发全省首个实施方案并迅速推动各领域以旧换新工作落地实施■◆★★◆◆,为市民争取更多实惠。
如何切实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与空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2024年■★■■,广州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为民营经济发展定向导航■■◆◆★★;率先出台容错纠错政商交往有关指引,让政企关系既有“底气■◆■”又有◆◆“底线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提出100项改革任务■■◆★,突出“三业友好◆★◆★”理念,全力建设全国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
从全球视野看■★◆★,广州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不断上升◆■◆,连续多年位列“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利用外资质量持续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1300亿美元■★■■◆■,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362家◆◆◆★■★;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友城数量增至109个,国际友好港口增至60个;成功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第五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大湾区科学论坛、第135届和第136届广交会等国际会议和大型展会■★◆★★★,多国政要访华均安排访穗◆■◆,广州日益成为我国主场外交的重要舞台■★。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广州正抢抓机遇、勇挑大梁,在承接国家战略、勇当开路先锋中重塑发展新优势■★■■,不断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为落实中央和省的要求,广州提出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总体要求■■★、主攻方向、重点赛道,提出以实施“广州数智创新计划”为引领★★◆■◆,突出AI赋能、创新驱动,着力建设具有广州特色的重点产业“四梁八柱”■★★◆◆。
通过改革,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先进质态跃升。广州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连续10年增长,突破千亿元;广深港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位,广州26项科技成果摘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孩子在这里■◆◆■★,既放心又安心■◆◆,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在黄埔区广钢和苑幼儿园,家长肖先生找到了解决育儿难题的“良方”。他说,像自己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很需要这样的托育机构帮忙照看★★★◆。2024年◆★◆◆★■,广州市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可在两年内获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支持,支持打造灵活多样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当改革迎来◆■◆◆■“攻坚期◆◆■◆■”,一系列系统性、集成性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持续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成立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以投促引落地更多大项目和引领型项目,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走深走实■■■★◆,加快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每一项落地见效,都是对改革全局的系统谋划,广州以不懈的努力,推进改革进行到底。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广州主动谋划出台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城市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历史文化核◆★、现代活力核、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将把东部中心打造成为担当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新广州”★◆★,把南沙打造成为最中国★■、最岭南、最现代、最国际的“未来广州★■★◆◆■”,把北部增长极打造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广州的未来充满希望。
事实是最好的老师,胜过一切豪言壮语■■◆■。迈向新征程,唯有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干字当头、奋发有为■◆◆■★,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全年新增普通高中学位10107个,为近五年之最;截至2024年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9万人■★■★,广州■★■★◆★“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经验在全国推广。2024年★◆★◆★■,广州高质量办成10件民生实事◆◆■★,累计办理2.24万件“民生微实事”,大到排污管网改造,小到修缮老旧房屋,“小工程”的项目体量虽然小,“微实事”的民生分量却很重★★。在连续第七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广州,一餐热乎饭菜、一次亲切问候,就是★◆◆“幸福”二字具象的样子■■★★。
低空飞行的商业机遇和科技平权,在广州找到交会点◆■■■◆★。2024年,首条白云机场至广州海心沙低空飞行航线开通。从深圳大中华城市候机厅到广州海心沙直升机起降点:30分钟■■★■■。从广州海心沙直升机起降点到广州白云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18分钟。
城市的品质在大师手笔中提升。位于三江交汇处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是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于一体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领衔团队设计,外形酷似一艘停泊在珠江岸边的轮船,寓意着满载岭南文化艺术宝盒的巨轮即将扬帆起航。
今年◆★,广州以旧换新政策继续“四两拨千斤■■★”,将更好撬动更多电子消费品的联动换新作用。(点击阅读全文)
真挚的告白,是企业家对广州营商环境投下的信任票。而客观的数字,则是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的最佳注解:2024年广州市场主体将超过370万户。其中,净新增市场主体将超过50万户,增量◆■★◆■、增速均居主要城市首位。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部署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贯穿全年的◆◆■“两重”“两新■◆■”■■,成为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迈向四季度、冲刺2024年全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期,国家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力度空前★◆;时至岁末■★■◆■◆,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有望填补中国民营经济领域专门立法的空白……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合民营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在广州,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40%以上的生产总值和税收,50%以上的进出口额■■★◆★,70%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业★■★★★■,以及90%以上的经营主体。
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GaWC发布最新全球城市排名,广州在榜单中的名次大幅上升,跻身全球第22名■■◆,更从Alpha-级上升到Alpha级,稳居世界一线城市。
人工智能成为广州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之一的低空经济,也正在腾飞★■◆;在全省率先印发首个★◆◆■■◆“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为市民争取更多实惠★★■◆■;在全国一线城市中率先全面取消限购,积极优化和落实存量政策;《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于去年5月1日起施行◆★,全力以赴为民营经济发展赋能解忧……
粤港澳大湾区◆★■◆◆★、“百千万工程”、现代化产业体系◆■、城中村改造◆■■◆★■、民生微实事★★■★■、营商环境、绿美广州、南沙方案、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一个个年度关键词,浓缩着广州发展的万千气象,记录着极不平凡的2024年◆■◆。
产业是经济的命脉■■,产业能级决定着城市的发展高度。广州囊括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行业,拥有6个产值超千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7个增加值超千亿的服务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30%■■。当前,广州正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壮大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广州特色的重点产业“四梁八柱◆◆■◆★”,努力在全国乃至世界产业体系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在全市上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的关键之时★◆★■★,在“二次创业”再出发,■★■“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开局之年,《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赋予广州“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明确了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标愿景◆■★■◆■,为广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能。
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广州迅速行动,在全国一线城市中率先全面取消限购,积极优化和落实存量政策,推动新的增量政策。
“从家里走过来不到400米■★★,我每天都能吃到不一样的菜。★◆■■◆”只要天气好,家住荔湾区南源街道塘前新社区的81岁阿婆杨欣慈都会到街道里的长者饭堂就餐★◆,她把饭菜发在微信“朋友圈”◆◆■★■◆,引得朋友们连连点赞◆★■◆◆★。目前,广州市全市长者饭堂1429个,50%以上向社区开放,全年助餐配餐超1300万人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一份民生诉求,都是对城市责任的呼唤,也都是对城市智慧的考验◆★■。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如磐初心,大城广州★■★◆■■,让每个人的“小安逸◆★”“小确幸”触手可及◆■★★★◆。
城市发展能级是一座城市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资源配置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正是基于城市能级的持续跃升★★■◆★,广州的综合承载力、资源集聚力、核心竞争力、对外辐射力都在不断增强。
◆■“在广州,爱广州,我们说这话绝对是认真的◆★★。”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李远说★◆,“我们很多员工甚至高管都已经把广州当成第二个家。”
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踏上了新的征程,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年★■、五年,甚至十年,都只是沧海一粟■◆◆★★◆,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十年、五年,甚至一年,都足以让一座城市生机勃发。
在广州天际线不断攀升、新质生产力加速涌现的同时,这座城市从未忽视过那些关乎民众福祉的点滴小事。
2024年,广州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在“产业出题”和“科技答题”之间,通过构建成果转化“1+N”政策体系◆■★◆◆,强化市场需求牵引◆◆★■◆、提升成果供给水平、增强服务体系效能,让产学研合作这道时代必答题◆★■★“出得精彩★★★◆”■■“答得漂亮”,把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
自古以来◆◆◆★■★,广州千年城脉亘古亘今,千年文脉底蕴深厚,千年商脉繁荣昌盛,始终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是中国走向海洋■■◆◆、链接全球的门户枢纽。随着城市能级的不断跃升★◆,广州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位势愈发凸显。
全球首架分体式飞行汽车试飞成功■◆、全球首个飞行汽车工厂智造基地动工★■■■、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eVTOL企业诞生、国内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落户……多个与低空经济相关的■◆■“第一■◆★”★◆■■★,都在广州诞生。
城市能级的持续跃升,一定是以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为核心支撑的。在2023年GDP突破3万亿元的基础上,去年广州全力拼经济、稳增长■■■◆★,持续推动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大★◆★、韧性强、潜力足、回旋空间广等优势持续彰显,经济结构优化、动能转化的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积累。
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方案、广州实验室★■■、华南国家植物园◆■、广州期货交易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重大利好相继落地★◆■■■。近期又在“两重”■★■■“两新★■◆”等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下,社会信心得到有效提振,全市经济活跃度明显提升。
枢纽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砝码。作为全国三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广州拥有通达全球的世界级海陆空交通体系。去年以来,广州不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新跨越■★◆◆■,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加快推进★◆■,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四年居全国单个机场首位。广州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球第五、第六位,广深港高铁、南沙港铁路、穗深城际、广汕高铁建成开通◆★,地铁运营里程突破700公里、位列全国第三。
得益于齐全的产业门类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广州正加速拓展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推动各行各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老人能享受周到的养老服务、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年轻人能得到更多实现价值的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来源。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在峥嵘岁月中初心如磐★★■,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在使命召唤下勇攀高峰,改革跑出了加速度,能级实现了新跃升,民生绘就了新图景★■★■,发展重塑了新优势。
2025年■■■,广州将围绕释放需求和改善供给■■◆◆■★,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全力稳住楼市。(点击阅读全文)
在科技创新的战场,改革同样让“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更紧密地握在一起。
目前★◆◆■◆,广州大力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丰富拓展人工智能服务新场景,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点击阅读全文)
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正在展现。2024年1—11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3.4%,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再创新低。255◆■★◆.8公里森林步道蜿蜒城中,41■■◆◆★.6%森林覆盖率,44.2%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7.23平方米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让“新青山新六脉★★”生态蓝图徐徐铺展。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日前召开的中国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更大力度推进“两新◆★”工作,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激发消费潜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之年◆★,也是《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和■■◆★■“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实现之年,做好广州的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方式。广州出实招唤醒农村土地等★★■◆■■“沉睡的资源”★■★■★,破解老城区老物业发展困境。(点击阅读全文)
2024年5月1日,《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出台,在用地用房、金融支持、政务服务等方面提出刚性举措■■■◆。
当改革闯入◆■★■◆★“无人区”◆★◆■,没有经验可循,广州也将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视为己任:出台实施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条例★■■★■◆,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推动城中村改造的新路■◆■;积极推动《南沙条例》《南沙措施》出台实施,加快南沙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推进实施第三批99项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事项清单;加快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落地国内首家外商独资医院……每一次上路■■◆◆,都是对未知的勇敢探索,广州以开放的姿态,做好改革探路的领头羊。
正如习在新年贺词中所说,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法治护航、政策保障下,广州民营经济行稳致远。去年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9000多亿元,占全市GDP的42.1%■◆■■,新登记经营主体46万户■★★◆★★,增长13.1%■★,数量和增速均位居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首位。(点击阅读全文)
202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决定,吹响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2024年12月,习亲临广东视察★■◆■,考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广东、广州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广州正抢抓机遇■◆★、勇挑大梁,在承接国家战略、勇当开路先锋中重塑发展新优势,不断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在存量政策逐步落地显效、增量政策持续跟进发力的情况下,广州房地产市场供求两端多项指标运行态势总体向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一揽子政策初见成效■◆◆■◆。